便携管控,运维无忧——首单验证高效运维新标杆
背 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力监控系统作为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的核心支撑,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力业务的不断拓展,电力监控系统运维安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电力传统的运维方式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时,显得力不从心。运维班组在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检修、调试等操作时,采用便携式运维便携网关保障现场运维的安全。
现 状 随着便携式运维网关(简称“便携网关”)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缺乏统一的管控机制等问题日益显现,导致管理混乱、安全风险难以把控。如下: 1.便携网关无法集中管控。缺少对便携网关的远程管理,无法实现便携网关的版本和规则库的集中升级,无法对便携网关进行监控,无法掌握便携网关使用情况。 2.运维工单无法统一下发。运维工作开展前,需手动在运维便携网关机创建运维工单,运维工单与检修工作票无法关联,运维工单内容无法监控,无法保障便携网关对运维过程的有效管控。 3.运维过程无法统一审计。缺少对运维部门运维的过程监管,便携网关运维过程、运维日志本地存储,上传困难,无法实现对便携网关的使用过程进行集中审计。 建设目标 2024年国网重点工作要求:试点建设便携式运维网关集中管控应用,实现工单统一下发、规则库自动更新以及运维日志集中上送。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集中管控应用,可以对便携网关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和监控,实现对运维过程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还能极大地增强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解决方案 在国、省调重点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国网XX供电公司从管理与技术并行,加强对便携网关的管控与使用。 加强管理制度 明确人员职责划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相关工作人员分为了工作负责人、检修员、审计管理员等,确保每个检修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制定详细的便携网关运维检修规程:结合人员的责任划分以及现场检修的运维使用需求,制定了从工单运维任务下发、现场运维、日志记录到事后审计的详细规程。 技术服务升级 XX供电公司引入了珞安科技的便携式运维网关集中管控应用(简称“管控系统”),进行技术服务大升级,为实现便携网关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在集中管控方面,珞安科技管控系统对注册到系统的XX公司与珞安科技公司的便携网关进行实时监控和系统升级,全面掌握便携网关的位置、状态、连接情况、系统版本等信息。一旦发现便携网关出现异常,如掉线、遭受攻击等情况,系统能够立即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安全事件的扩大。 在任务配置与下发功能上,珞安科技管控系统通过与OMS对接工作票,对运维任务进行自动配置,包括运维时间、运维对象等。配置完成后,任务会自动下发到对应的便携网关中,运维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即可直接按照便携网关提示进行操作,避免了传统方式下任务传达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珞安科技管控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日志收集与分析功能,能自动收集便携网关上传的运维日志,对运维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通过对日志数据的挖掘,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操作问题,还能为后续的运维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如优化运维策略、调整运维计划等。 落地效果 省内首次成功开展电力监控系统便携式运维网关及管控系统"双试点"应用。2025年3月,该公司在220kVXX变电站远动业务调试过程中,率先完成电力监控系统便携式运维网关及管控系统的双试点创新应用,首次实现该技术体系的集成化实践。 本次试点构建了智能运维闭环管理体系: ● 运维前,管控系统通过对接OMS自动获取220kV XX变电站电子工作票信息,智能生成运维任务并实时推送至现场便便携网关; ● 运维中,技术人员将便携网关部署于调试笔记本与远动装置通信链路中,依托便携网关实时行为审计功能,对运维过程中的配置文件修改、指令操作等敏感操作实施动态监控,有效杜绝越权访问等违规行为; ● 运维后,便携网关自动回传全流程操作日志至管控系统,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生成可视化评估报告,实现现场作业的数字化留痕与可追溯管理。 此次双项试点应用的成功开展,有效推动运维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的转型,为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实践新范式。